Friday 28 August 2020

MCO管制令165天:马来西亚災難性的第2季

Source:  辜柯福資匯總編輯 Busy weekly 

這是我們編製每季業績統計與分析以來,第一次錄得災難性的結果。根據初步的統計數據,今年第2季全場盈利按年暴跌57.60%,雖然說不是爆冷,但跌幅讓人吃驚。

說這不是爆冷是因為國家銀行在8月14日已先為挫跌的業績給了預警,宣佈第2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猛挫17.1%,是東盟國家里次季GDP表現最差的一個。高度依賴國際貿易與商務的鄰國新加坡雖同樣面對挫折,但次季GDP跌幅也比我國輕,只有13.2%;印尼萎縮5.32%、泰國負12.2%、菲律賓負16.5%、唯一例外是越南,逆流而上取得0.36%增長。次季GDP寫22年最差紀錄和東盟國家相比排名墊后,和本身過往記錄比較,今年次季GDP亦寫下22年以來最差紀錄,是1998亞洲貨幣危機后以來最糟糕的一季。

影響所及,國家銀行不得不調低今年的GDP預測,從之前的負2%至略增0.5%,調低到萎縮3.5%至5.5%。若不是國行今年連環出手,4次降息救經濟的話,情況可能會更嚴峻。市場亦不排除

國行在9月10日舉行的今年最后第2場議息會議,再次出手降息以急速拉拔經濟回彈。

以上半年形勢來看,今年要扭轉乾坤已不太可能,只能寄望明年。國行便樂觀預測,明年GDP可望取得5.5%至8%增長。這個預測數據看似很樂觀與偏高,但考慮到今年GDP應是負數,明年和今年的GDP相比,頂多只是一個谷底反彈的型態,過后才可能逐步恢復正常。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上市公司業績,今年次季業績應已觸底,進一步崩壞機率極低,接下來應可迎來逐漸好轉的面。


黃義傑、林迪陞、朱凱健w 聯合報導

次季大跌17.1%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反映出,大馬經濟惡化的情況達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而比GDP遲2周完整出爐的次季企業業績,也呈現同樣的慘烈面貌。


根據《資匯》的統計,在大馬交易所掛牌的企業于次季的稅前盈利總額按年暴跌37.59%,至199億8295萬令吉,是本刊自2011年首季統計該數據,最嚴重的跌幅(參閱圖1)。


至于首季,在統計全部企業的完整業績后,按年變動率從本刊在第585期(6月6日)所說的44.8%,修正至滑落30.09%。不過,該跌幅仍是截至當時最大的跌幅記錄,但緊接著,次季業績又再跌破首季的紀錄。


本刊的統計是截至周四(27日)晚間,另外再加上周五(28日)中午休市時段公布業績的綜指成份股,最終共錄得734家公司的業績,約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3。


這也是企業盈利首次失守200億令吉大關,首季企業盈利雖暴跌逾三成,但仍有238億2411萬令吉。一般上,每季的企業盈利約有300億令吉。


企業業績人仰馬翻,主要是因為3月18日至5月3日的限制行動令(MCO)、5月4日至6月9日的局部限行令(CMCO),以及6月10日至今的復甦階段限行令(RMCO)所致。其中,殺傷力最大的是人流管制最嚴格的MCO,而次季至少1/3時間都處于MCO期間,大部份企業都無法營運,或只獲准以少數人力營運。


隨著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好轉,大部份領域都從CMCO開始獲准營運,RMCO期間更漸入佳境。換句話說,除非我國發生嚴重的第2波疫情,否則次季的慘況將是企業表現的谷底,接下來的關鍵是需要多長時間反彈。每一場經濟危機的性質都是獨特的。在這一場由衛生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中,危與機兼具的形勢相當明顯,是全球股市比以往任何危機時期更快反彈的原因之一。有些企業大賺災難財,但大部份企業也確實被MCO和廣泛的經濟低迷所累,有些行業更幾乎是遭遇滅頂之災,是否能夠生存都成疑問,中短期內恐怕難望復甦。如果疫情久久不散,次季業績的贏家與輸家,可能至少將是大馬經濟中短期內的縮影。


全球衛生危機下 4類股成贏家大發災難財



在一片哀鴻遍野中,企業業績仍不缺乏亮點。其中,大部份都是直接或間接受惠于疫情的領域,這是人們在次貸危機以來緊張等待下一場經濟危機來襲時,所預想不到的,即不少領域可從這次危機中大發災難財。對相關領域來說,相信這也是一筆意外之財。

細數之下,新冠肺炎至少造就了4類大贏家,從不同層面受惠于這場疫情。

1.手套業

手套業無疑是疫情的大贏家,當各行各業正哀嘆遭遇創辦以來最大挑戰之際,手套公司紛紛接獲創辦以來最強勁的訂單,明年都未必來得及交貨,而且因為供不應求,訂單售價不斷飆高數以十倍計,生意是名副其實的價量齊升。到了次季,手套股的意外之財比首季更明顯地反映在業績上。

有趣的是,在整個行業的蛋糕同時擴大,一些手套公司也憑著昔日未受關注的特點,在這一輪的市場變化趨勢中綻放光芒,也導致業者排名洗牌。

向來在「手套四大天王」股屈居末位的速柏瑪(SUPERMX,7106,主板保健股)憑藉自有品牌(OBM)生意模式獲得更豐厚的賺幅,勝于大部份仍滿足于代工模式的同行,加上平時較多的閒置產能在此時可派上用場,全力開工,因此其次季稅前盈利爆增5億零281萬令吉或31倍,單季盈利和增長幅度都在同行中居冠。這也導致速柏瑪的股價漲勢跑贏群雄,目前已經擠下高產柅品(KOSSAN,7153,主板保健股),成為市值第3大手套股。

同樣的,頂級手套(TOPGLOV, 7113,主板保健股)近年來不斷擴大丁手套產能,目前同時是全球最大的天然膠和丁 手套生產商,也在這場疫情中把賀特佳(HARTA,5168,主板保健

股)拉下馬,成為市值和產能皆稱冠的最大手套股。


2.證券交易相關領域

過去未曾有任何一場經濟危機,需要把人們封鎖在家,把人流降至最低,但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了這個局面,以阻止疫情擴散。

在大部份人都轉為待在家的情況下,人們有更多時間投資金融市場,而全球央行都紛紛把政策利率降低至前所未有的水平,以扶持經濟,于是人們紛紛把銀行存款取出,用作投資。

包括大馬人的許多亞洲國家都出現散戶爆增的現象,相信這主要是因為亞洲人長期偏好以儲蓄方式來累積財富,而西方人則普遍較愛消費,平時則把多余資金交給資產管理公司投資,或者加入創業大軍,以槓桿手段增加財富。

一旦央行降低政策利率至新低水平,重挫存款利息,亞洲人便傾向把存款取出,投資在金融市場以爭取更好的回酬,所以散戶數量急增。

這種無心插柳和股市火熱的局面變成了雞生蛋、蛋生雞的關係,一發不可收拾。

這也導致許多生意涉及證券交易的行業都大幅受惠,從壟斷交易所生意的大馬交易所(BURSA , 1818,主板金融股)、證券行如肯納格投行(KENANGA,6483,主板金融股),

到提供交易平台技術服務的業者如聯聖( N2N , 0108,創業板)和力揚科技(EFORCE,0065,主板科技股),盈利都劇增。


3.居家潮商機

由于防疫的關鍵在于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所以各國都實施程度不一的

人流管制措施,包括大馬的MCO。即使在逐步開放后,政府基本上仍然鼓勵企業讓員工在家辦公,所以許多技術上做得到的企業,至今都採取全員或輪流在家辦公制度,只指定必要人員需到辦公室報到。即使待在家,人們依然必須解決「柴米油鹽醬醋茶」與膳食和日常用品相關的問題,所以這也製造了不少商機。

一些便于收藏和能產生較大飽足感與營養的食品成了人們的採購首選,因此許多食品生意如佳源食品(KAWAN, 7216,主板消費股)、全利資源(QL, 7084,主板消費股)的魚產加工食品業務,以及子母牌煉奶(DLADY,3026,主板消費股)盈利都顯著增長,而雀巢

(NESTLE,4707,主板消費股)和星獅控股(F&N,3689,主板消費股)兩家食品巨頭的消費者生意也顯著增加,但被酒店與餐館客戶的採購量大跌拖累,導致整體盈利依然退步。

除了食品,人們也更多使用電商平台購買日常用品,讓快遞公司吉運速遞(GDEX,0078,主板交通物流股)成功扭轉此前連續5個季度稅前盈利萎縮的趨勢,次季的營業額與稅前盈利雙雙顯著成長。


4.油價暴跌顯商機

原油價格在今年首季已暴跌,隨后的回升幅度不大。按年比較,次季的布倫特(Brent)原油平均價依然比去年同期低51.23%,只有每桶33.39美元(參閱圖表)。

這造成以石油為原料的塑料成本也顯著滑落,惠及不少塑料包裝股,交出不俗的次季業績。

例如,從大型到小型業者如森德公司(SCIENTX , 4731,主板工業股)、通源工(TGUAN,7034,主板工業股)和南源塑膠(BPPLAS, 5100,主板工業股),業績表現都可圈

可點。此外,假如讀者記憶猶新,這輪油價大跌恰逢全球石油供應因疫情幾乎癱瘓全球經濟而暴增,一度發生「石油無處可存放」的憂慮,這也大幅推高了石油儲存空間的需求,惠及在柔佛邊佳蘭提供石油儲存服務的戴樂集團(DIALOG,7277,主板能源股),繼續交出標青的業績。


旅遊 建築 銀行疫情重災區

當然,除了贏家,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輸家處處,這里僅舉出主要的重災區。

1.旅遊相關行業

幾乎所有和旅遊業扯上關係的業者,次季的業績都蒙受最嚴重的虧損。

第1,不少旅遊相關的生意並不屬于必需品或關鍵服務行業,所以許多業者在MCO期間無法開門做生意;

第2,為了防疫,各國都關閉邊境,近期才開始探討向疫情較輕微的國家重開,所以5月4日進入CMCO以及之后的RMCO,即使可開門營業,也杯水車薪,因為外國遊客已絕跡,本地遊客也不多,消費能力也較弱;

第3,許多涉及旅遊和休閒活動的生意都會聚集大量人流,即使進入CMCO,政府也未必批准重開,例如雲頂高原的名勝世界在6月19日才獲准重開。

因此,航空業者如亞洲航空(AIRASIA,5099,主板消費股)、賭場業者如雲頂(GENTING,3182,主板消費股)、酒店類產託如楊忠禮酒店房產信托(YTLREIT,5109,主板房

產信託股),甚至或多或少有依靠遊客消費的企業如巴迪尼控股(PADINI, 7052,主板消費股),平日都是表現良好或平穩的公司,但都在次季陷入虧損。

此外,餐飲業也經營艱難,例如成功食品(BJFOOD,5196,主板消費股)、德建資源(TEXCHEM,8702,主板工業股)、和OWG控股(OWG, 5260,主板消費股)皆交出差劣業績。


2.建築領域

在MCO期間,建築領域不獲准開工,而在進入CMCO后,由于許多建築工人都是外勞,導致許多建築公司的復工進程一波三折,面對勞動短缺的問題。此外,工地不時發生有人確診的事件,讓建築公司面對更多阻礙。而且,作為高價商品,房產需求在經濟低迷時期更受衝擊,進一步拖累建築公司。次季,一些本地建築業巨頭如金務大(GAMUDA,5398,主板建築股)和雙威建築集團(SUNCON, 5263,主板建築股)也無法倖免,雙雙盈利暴跌。


3.銀行領域

馬銀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次季盈利腰斬讓市場大為震驚,而大眾銀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的盈利也大跌逾1/4。銀行業者本就必須根據大馬會計準則第9條例(MFRS 9)以預估方式提前作出呆賬虧損撥備,在經濟危機來襲時,預估虧損撥備更加水漲船高。尤有甚者,政府實行6個月還貸寬限期,導致銀行必須另行蒙受巨額的貸

款合約修改損失(modification loss),加劇銀行的困境。



種植,半導體領域「免疫」

盡管疫情造成哀鴻遍野,但依然有一些領域不受影響,因本身的利好因素而交出良好表現。


1.種植領域

由于原棕油價格已有一段時段保持強勢,反映在更多種植公司的次季售價上,導致種植領域成為少數表現標青、無關疫情的領域。次季,每公噸原棕油的平均價為2228令吉,按年上漲6.88%。棕油價固然有受到中國經濟在3月重啟后增加採購量帶動,但這只是填補該國疫情期間的缺口。假如不曾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也會如平常般採購我國棕油,也就是說,中國在疫情后增加採購,其實並沒有在今年整體上增加棕油的需求,只是把採購時期推遲而已,而且若沒有發生疫情,全球棕油需求相信將更強。


2.半導體領域

科技領域被視為是受疫情衝擊較少、也最快復甦的行業之一,因為世人在生活中採用更多科技產品的趨勢難以逆轉或阻緩。因此,次季仍有許多半導體領域的企業業績表現良好,如閣代科技(GREATEC,0208,創業板)、UWC公司(UWC,5292,主板科技股)、前研科技(FRONTKN,0128,主板科技股)等。


前瞻:次季已是谷底 Q3復蘇仍未知

展望第3季,由于企業復工的情況已漸入佳境,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企業表現肯定會按季改善。換句話說,次季的37.59%跌幅乃是一個谷底。


問題在于,第3季的復甦會到什么程度。儘管國行總裁諾珊西雅在次季GDP記

者會上大派定心丸,以各種數據論證大馬經濟正在快速回彈,但當記者問到第3季GDP能否回到正成長時,她並沒有正面回答,只表示第3季GDP會按季大幅改善。


事實上,由于政府仍實行各種防疫措施,包括規定國人在公共和工作場所必須保持社交距離等,企業的產能將受限制,人們也無法盡情消費,加上跨境旅遊仍未重啟,預料將遏制不少經濟潛能。


從各領域來看,手套股的良好表現預料將維持至少2至3個季度,因為強勁的訂單已經到手,直到明年首季或次季比較基準走高為止。但是,這些業績預期可能已反映在手套股傲視群雄的股價表現。


受惠于活躍的金融市場的企業,預料第3季依然表現不錯,甚至可能更好,因為馬股成交量幾乎比MCO時更多,雖有退燒的蛛絲馬跡,但並不明顯。除非市場大幅回調或經濟轉好后國行升息,否則馬股可能會繼續活躍。


輸家方面,旅遊領域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全面復甦,但各行業預料在第3季開始按季轉好,但首先必須爭取轉虧為盈,再讓盈利慢慢回升。


銀行業方面,如果業者有一次過認列大筆貸款合約修改損失和呆賬虧損撥備,第3季料將逐步開始好轉,但整體而言,作為經濟晴雨表的銀行業,好日子相信最早必須等到明年,也就是如果新冠肺炎疫苗順利出爐,推動經濟更快速反彈的時候。


去年第3季的全場企業盈利達315億2974萬令吉,從宏觀和微觀角度來看,我們都難以期待第3季的企業盈利會回到正數成長,但跌幅料可大幅收窄,至20%以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